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遭遇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高血糖对神经、血管和足部组织造成的伤害,这可能导致足部感觉丧失、血液循环受阻,最终可能导致溃疡、感染等相关症状。
足底压力分布系统通过监测足底压力的变动,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健康状态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方法。通过足底压力数据分析,有助于及早识别糖尿病足潜在风险,以便提前干预以避免足部严重损害。
下面就糖尿病足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系统介绍一些最为实用的数据指标。
1.足底压力分布图(Pressure Distribution Map)
足底压力分布图由压力传感器获取足底各区域压力数据以图形化方式显示。该影像能清楚显示出不同部位压力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确定病人足底高压部位。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损伤常因感觉丧失不能觉察到足底特别是足弓,前掌和脚跟有异常紧张。这些部位若继续受压过高,则易形成溃疡或者组织损伤。所以足底压力分布图可作为医师判断病人有无异常负荷及高压点以采取预防性措施的重要参考。

2.最大压力点(Peak Pressure)
最大压力点即足底压力分布图上压力最大的部位,一般呈现小范围内高压点。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足底最大压力点常与足部溃疡发病关系密切。特别当病人走行或起立后,上述高压点极易诱发组织缺血,缺氧,并最终造成溃疡。利用足底压力分布系统可准确测量最大压力点位置及值,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溃疡发生的压力集中区,针对高风险区采取定制矫形鞋垫及调节步态等措施。
3.压力均衡性(Pressure Balance)
压力均衡性即足底各区域间压力分布是否均匀。通常足底的压力分布应处于平衡状态,然而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神经损伤及肌肉功能障碍而造成步态不稳定,继而引起足底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尤其是当糖尿病患者站着或者走路的时候,压力会过多地集中于某边或者某个部位,加重局部组织。这种压力的不均衡分布,易使溃疡形成,也可使已有的损害加剧。所以足底压力分布系统可以通过对压力均衡性的评价来辅助检测足部负担不均状况以做出相应纠正。
4.接触面积(Contact Area)
接触面积为足底接触地面面积,一般关系到足底负重能力及分布。足底压力分布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足底接触面积的变化情况。糖尿病患者若由于神经损伤或者肌肉无力等原因造成足部变形或者丧失稳定支撑时,可发生接触面积异常改变,从而造成某些部位负担加重。通过对接触面积进行监测,医师可对患者足底承重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出相关康复治疗方案,例如通过个性化鞋垫来调节接触面积的分布以缓解局部压力和防止足部溃疡。
5.动态步态分析(Dynamic Gait Analysis)
除静态压力分布图外,动态步态分析亦为糖尿病足管理之重要数据指标。利用动态步态分析可对病人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改变,步态不平衡和重心转移情况进行评价。这些资料帮助揭示了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丧失及运动功能障碍而出现步态不稳定,负重不均及其他步态异常。该动态分析可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特别对鞋类设计,矫形器具的选择和康复训练等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997号 新站链接 | 深圳市精易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