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压力分布检查扁平足与高足弓的原理是基于力学测量和空间-时间信号分析。
由压力传感阵列(鞋垫型或压力垫)、数据采集器和分析软件构成;传感器有电阻式、电容式或压电式几种,它们把接触压力转变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时间同步和滤波后获得二维或三维压力图谱和时间序列。
静态检查的关键量有接触面积、足弓区域的接触比(习惯用"弓形指数中足载荷比"表示中足的比例)、峰值压力和压力积分(压力-时间积分)。
扁平足的足弓塌陷导致中足接触面积增大、中足压力明显增多,弓形指数增大;同时足的整体接触面积扩大,后足和前足的负载比例趋于均匀或后足负载相对下降。
高足弓则相反,中足接触面积减少、弓形指数下降,中足压力低而前足和后跟出现更多的峰值压力和集中的压力点,压力-时间积分某些局部区域增大,表明局部应力集中。
足底压力分布系统沿着足迹随时间记录压力分布,得出cop轨迹、cop迁移速度、负荷速率,以及在各个步态相位(触地、支撑、离地)中各个分区的载荷时间比。
扁平足的cop轨迹通常内翻或内侧偏移、cop路径更加平直和中足早期参与负荷;
高足弓的cop路径可能狭窄并且在前足外侧和后跟出现快速的压力突增。
通过与体重归一化的数据比较,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异常载荷模式。此外,通过融合压力数据和三维足形重建,现代评估可以区分结构性扁平(骨性)和功能性扁平(肌腱或肌力因素),用于矫形器具的厚度、支持位置和材料的选择。
分析还需要考虑标定、传感器分辨率、采样频率和步速的影响;
因此,多次重复测量、步态标准化和统计处理通常被用来提高可靠性。
足底压力分布系统使用高密度传感阵列和时空信号分析,量化中足接触比例、局部峰值压力、压力时间积分和cop轨迹等参数,区分扁平足和高足弓的cop路径特征差异,为临床诊断、矫形设计和康复评估提供客观数据,但需结合影像学和临床体格检查结果来确定病因并指导个体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