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个足部问题,一般由于足弓塌陷、内侧过重负载,轻微的扁平足可能只是走路时脚部感到疲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的关节病变。
足底压力板能够利用科学的原理帮助我们发现是否存在扁平足,扁平足严重程度如何。
足底压力板原理是压力分布感应。
一个充满压力感应传感器的平板,当受试者站在压力板上时,脚底下的每一个接触点都会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将这些信息转变成电子信号,最终在屏幕上生成图像或者压力曲线,通过分析足底受力是否均匀,足弓是否承担足底压力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扁平足,扁平足的严重程度如何。
扁平足最直观的一个特点是足弓塌陷,内侧负载过高。
一个静态站立在足底压力板上,会发现脚底中间以及脚底内侧接触面积增大,压力曲线也集中在内侧弧形区域,重心偏内倾。
与正常足弓相比,扁平足的图像,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包含的脚底面积大,足底中心的压力峰值增大。
分析左右脚的负荷比例还可以判断扁平足是否存在单脚扁平、足弓高度不对称等。
足底压力板进行动态分析进一步了解步态中的足弓作用。在压力板跑道上行走,受试者步行过程脚跟着地、足弓过渡、前掌蹬地等各阶段的受力变化过程都会被连续记录下来。
对步态扁平足而言,通常步行过程中足弓塌陷明显、内侧压力延续时间长、前掌外侧负荷过大,步态代偿明显。
通过动态分析,医生或康复师可以了解步态中扁平足对步行姿态、下肢力学链条的影响,为制定矫正鞋垫、康复训练、运动干预等提供依据。
简单的来说,足底压力板通过压力传感器捕捉脚底压力受力分布,通过静态、动态分析隐藏的足弓,让我们从看不见的足弓变成了数据化的足弓,不仅可以测量足弓高度、足弓功能,而且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实现了从筛查、检测、干预、再检测的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