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压力板检测扁平足与高弓足的区别
足底压力板通过实时采集足底动态压力数据,量化分析步态周期中的压力分布、峰值及重心轨迹,从而精准识别扁平足和高弓足的结构性与生物力学差异。
两者的核心区别如下:
1. 压力分布特征
扁平足:内侧纵弓塌陷或消失,导致足底中后部接触面积显著增大,压力集中于中足和趾骨区域(压强可达正常足的1.35倍)。 这种分布伴随足外翻趋势,增加足底筋膜炎和内侧软组织损伤风险。
高弓足:内侧纵弓异常抬高,足弓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压力转移至前掌和后跟部(压强可达正常足的1.12倍)。 同时,足内翻倾向明显,易引发跖骨应力性骨折或下肢外侧损伤。
2. 生物力学影响
扁平足导致足跟外翻和前足外展,增加距下关节外翻及膝关节内旋,进而加重下肢内侧负荷链条(如膝关节炎风险)。
高弓足则表现为足跟内翻和前足内收,强化下肢外侧负荷链条,可能与O型腿相关。
3. 步态异常表现
扁平足步态中,重心轨迹偏向内侧,COP(压力中心)偏移增加,步态稳定性降低,易疲劳;
高弓足步态显示COP轨迹外侧偏移,步态线缩短,常伴僵硬步态(如落地冲击力集中)。
足底压力板可结合静态(站立位)与动态(行走/跑步)测试,通过压力热力图直观对比两者差异,辅助定制矫形鞋垫或手术方案。
临床应用中,需排除鞋子材质干扰,并整合肌电图数据以确保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