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压力测试仪在矫正鞋垫制作中的应用流程
一、数据采集阶段
静态与动态压力检测
静态测试:通过压力传感垫或传感器矩阵,测量站立时足底各区域压力分布,识别扁平足、高弓足等结构异常,定位高压区域(如足底内侧或前掌)。
动态测试:监测行走、跑步等动作中的压力变化,分析足跟着地、中足支撑和前掌推蹬阶段的受力特征,捕捉步态异常(如内翻/外翻)。
二、数据分析与方案制定
1.异常压力点识别
系统生成热力图,量化显示高压区与低压区分布,确定需缓解压力的关键区域(如跖骨头部或足跟)。
结合步态周期数据,评估足部稳定性问题(如过度内旋或外旋),为矫正设计提供依据。
2.个性化参数设计
根据压力分布和足弓形态,计算鞋垫的支撑高度、材质密度(如EVA或TPU)及厚度分布等参数。
例如,高弓足患者需增加足弓支撑高度以减少足底筋膜张力,而扁平足需均匀分散前足压力。
三、鞋垫制作与验证
1.数字化成型技术
使用3D打印或数控雕刻设备,依据数据模型完成鞋垫基材的初步成型,确保精准匹配足部形态。
通过手工打磨优化边缘弧度与接触面平滑度,提升穿戴舒适性。
2.功能验证与迭代
患者试穿后,再次通过压力测试仪检测矫正效果(如压力分布改善程度),并根据反馈调整鞋垫设计参数。
例如,动态测试显示前足压力降低30%-50%时,表明矫正方案有效。
四、技术优势
精度:传感器阵列捕捉微小压力变化,确保数据可靠性。
个性化:基于足型与压力数据定制鞋垫,缓解疼痛并改善步态。
效率:单次扫描耗时<10秒,快速完成数据采集与设计。
动态监测:实时反馈矫正效果,支持多次迭代优化。